BOB半岛许老板的传奇故事2023年5⽉12⽇,中国恒⼤发布公告称,本公司控股股东及执⾏董事许家印成了“被执⾏⼈”。执⾏项⽬是:拖⽋分红2.04亿元,违约⾦约5153万元;50亿元回购股权;回购的补偿7.7亿元;3553万元的律师费、仲裁费及执⾏费。加起来也就是60个亿。执⾏机关是⼴东中院。被执⾏⼈是中国恒⼤公司、中国恒⼤附属公司,即⼴州市凯隆置业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恒⼤控股股东及执⾏董事许家印是该执⾏通知的被执⾏⼈。拒不执⾏配合的法律后果,失信,限⾼。
犹抱琵琶半遮面,遮遮掩掩…… 最终还是跑不了?前有万达地产集团被列为“老赖”的新闻,今有恒大许家印被执行。这两家都是有标杆性的房地产公司,本来没有什么特别感觉。恒大的财报,差不多两年没出了吧,现在资产还有多少,债务还欠多少,我们都不清楚。当初暴雷的时候,恒大确实是大而不能倒。虽然很那个,但不能倒才是最符合债主们和业主们利益的最佳选择。
曾经风光无限的许家印,如今也落到了这副田地!短短两年的时间从首富到首负,那时站在城楼上的许家印,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场景吧。
当初老老实实卖自己的房子,哪能会有今天?你看看万科和碧桂园,人家就是老老实实卖自己的房子,混得这么惨吗?挖坑、圈钱、捞偏门、发不义之财一一全都是自找的?
大师尽可以掐指算算算,这辈子沒有翻身之日了吧!?以后回忆5.12,不再只有汶川地震,恐怕还会有恒大地震。
1997年广州工业大道南的金碧花园项目,开启恒大和许家印的掘金之路,26年后许家印成被执行人,正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也许大师早就知道,大潮退去之后,曾经受益的各方,都妥善安排好了退路,许大抵也是狡兔三窟?用了2年时间,也许许老板那边该安排好的已经安排好了,所以可以破产限高了。呵呵。
许总倒是在那热闹的⼏年分了⼏百个亿的分红,为了规避⻛险,早早的把法⼈位置让了出去,还隐藏了⼤量财富和转移了⼤量财产,甚⾄在恒⼤财富暴雷的前⼣,恒⼤的⼀众⾼管都提前把⾃⼰的钱取出来,完全内幕操作,完全为了坑害投资⼈,还有就是恒⼤物业那130多亿,说搞⾛就搞⾛。最后还想⽤⼀个决策失误和经营失误的理由,各种骚操作搞免责。
可以这样说,这些操作的毫⽆底线,⽆良的开发商加上不合理的⼟地财政,成为了攀附在国家经济上⾯的吸⾎⻤,他们还把这些财富都转移到国外,造成国有资产的⼤量流失,看到⼀个个千亿房企纷纷暴雷,我们就知道在房地产⾏业,恒⼤不是个例。
我们即将⾯对击⿎传花的最后⼀棒,将会由⼤量持有房产的炒房客,以及这⼏年⾼位接盘的刚需吃下苦果。当房地产税到来之时,虚假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会真正⾛向供需平衡,价格也会下降到合理区间,那些画出来的⼤饼和那些搞笑的限跌令,以后也将不复存在。
只有那些信任恒大的购房者、施工者和韭菜们遭受最惨重的损失。甚至有很多朋友有房不能住、有家不能归,却还在偿还购房按揭!可能你会想,这些人何错之有?为什么要遭受这巨大的损失?答案很简单,总得有人吃亏,你最弱小最卑微,就活该遭受损失!
恒大两万亿债务,对应的也有两万多亿资产,看起来债务是还得起的。但是债务是实实在在的,还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加(利息等)。而资产可就不见得了,本身就很有可能虚增。如果拿来拍卖还债,说不定只能卖出三成价了。那全体债主都得笑了,烂尾楼业主们更是要疯了!
现在节骨眼能说,眼看着平地起高楼,眼看着宴宾客,眼看着楼倒了?也许,拖着不破产,慢慢卖资产,借新还旧,尽量拖下去。万一房地产火爆,那不就又活过来了?
资产是弹性的,但负债往往是刚性的,重要的是,保交楼也是⼀种“负债”,供应商的⽋款也是⼀种负债,外债也是负债,就看谁的优先度更⾼了。
这两年房地产低迷,许总出手的资产都大打折扣才卖得出去。这么一来,普通债权人拿到钱的希望很低了,证辅可能也不想再替恒大顶着了,那就开始了第一个被执行案子了。有了第一个,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多骨诺牌开始了。接下来的命运,只有破产清算这条路了。
现在恒⼤剩下的资产,很可能变成弱⾁强⻝,群狼分⼫的状态,烂尾楼业主虽然有最新的政策约束可以获得优先的偿付权,但不受理的诉讼就没有任何意义,⼏⼗万的烂尾楼业主花了那么多钱,偿还着银⾏的还拿不到房⼦,却眼睁睁的看着恒⼤从出问题到现在资产端的流失,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如当时早早允许破产清算,购房者好⽍能拿回去⼀些收益,保交楼资源也⽐现在要多。
澎湃新闻曾报道,2023年1⽉1⽇晚间,许家印在公司内部发出了⼀封《致全体恒⼤⼈的⼀封家书》。信中表⽰,“2023年是恒⼤履⾏企业主体责任、千⽅百计保交楼的关键年。我坚信,只要全体恒⼤⼈⻬⼼协⼒、永不放弃,努⼒拼搏、苦⼲实⼲,⼀步⼀个脚印扎实做好全⾯正常施⼯、恢复销售、恢复经营等各⽅⾯⼯作,我们⼀定能完成保交楼任务,⼀定能偿还各种债务、化解⻛险,⼀定能开启涅聚重⽣的新篇章。”
现在让他当老赖还只是开始,下来国内的资产是一个也别想跑,该查封的查封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该拍卖的拍卖,让他个人优先于企业破产,最后锒铛入狱,才是他最后的出路……
但现在看来,关系是不怎么好了。这标志着,许⽼板要想⾃救,⾛⾼端路径的可能性越来越⼩,更多的就是“⽋债还钱、天经地义”。
为什么那么说呢,回想10年前,许⽼板是获得过什么⾝份?⻛云⼈物、模范、慈善家、企业家,等等。这些噱头,现在听来虽然有点讽刺。
当然,要获得这个⾝份,也不容易。⼀般情况下,你的企业要做得⾜够⼤,有影响⼒,有税收贡献。还要对当地⼯作有过帮助,⽐如赞助资⾦,配合宣传等等。最好,再有⼀些背书,比如有过亲密合影,企业视察等等。
当年爱⻢仕的⽪带光芒⾄今耀眼,⽆数⼴告主胆寒的恒⼤⾜球俱乐部也有过⼀段佳线年,许家印还和安德鲁王⼦⼀起参观了⽩⾦汉宫,同⼀年,威廉王⼦访华,还特地去了许家印的⾹港豪宅。
后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许⽼板的圈⼦⾥。许⽼板还曾畅想,要在海上建⼀座漂浮宫殿,为圈内好友们放松⾝⼼。
光环,是有好处的。这不仅让许⽼板借到越来越多的钱,也让许⽼板总是能安全度过危机,⽐如恒⼤在暴雷前,每次出现负⾯新闻,总能第⼀时间下场辟谣。⽐如⼭东⾼速投了230亿给恒⼤,且在暴雷前精准撤资,虽然相关领导被带⾛了,但许⽼板没被带⾛。
2021年恒⼤暴雷之后,“玻璃⼤王”曹德旺怒批许⽼板,总共39亿的注册资本,居然可以做到2万亿。
⾯对这庞⼤的债务,⼀个海南的包⼯头望着新闻,情绪激动不已:“保交楼?放屁!连我们供应商的钱都不给,我们不开⼯,恒⼤怎么保交楼?”
“1600亿投资的海花岛,恒⼤真正拿出来的钱有多少?都是农⺠⼯的⾎汗钱在⾥⾯!”许⽼板为什么能? 因为他头顶光环啊…… 可这种光环⼀旦摘下,就往往以为着当事⼈的失势。⽐如当年新城控股董事⻓王振华猥亵幼⼥的事被曝光后,第⼀时间,就是把他的委员⾝份给开了。
现在的许⽼板还有什么?1.97万亿,还不算利息的债。这⾜够让许⽼板在⽼家举办⼀届超级豪华的世界杯了。可惜,他已经没有资格为足球事业贡献⼀份⼒量了。
大师预言,就像《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中的沈一石,无论如何迎合奉承也改变不了自己的结局了。
许家印的⽗亲叫许贤⾼,是个⽼红军,1938年16岁就参加了游击队,扛过枪打过⻤⼦;在1946年的解放战争中负了伤,只得回到⽼家去种地;新中国成⽴后当了仓库的管理员,负责看管物料、分发农具、记⼯分等等。许贤⾼在1951年还获得⼀枚⽑主席像章。
1959年寒冬,⺟亲因败⾎病离去,小小的许家印只得由奶奶带着。他奶奶有⼀项绝活,会酿醋,农活不忙的时候就酿上⼀⼤缸的醋,拿到集市上去卖,以赚取微薄的钱。虽然钱不多,但许家印奶奶绝对讲诚信。⼀天晚上,许家印奶奶早早地就准备好第⼆天要卖的⼀盆醋,可到了第⼆天有半盆醋不翼⽽⻜了,她奶奶就问许家印:“⼩⼯⼚,是不是你在捣⻤?”许家印⼩声嗒嗒地答道:“奶奶,不是我⼲的,早上我起来的时候看⻅⼏只⻩⿏狼,肯定是它们把醋给喝了嘛!”但他奶奶以为他撒谎,反⽽更加⽣⽓,拿起⾝边的板⼦,重重地打在了⼩家印的上。打完骂完以后,⽓消了,发现下⼿太重,就去找药酒来给苏⼦抹上,并又说道谎话哄⼈可不对。许家印却还是倔强地说:“不是我⼲的!”⼀会⼉果然有⻩⿏狼经过,奶奶这才发现错怪孙⼦了。不管怎么说,许家印的奶奶给了他⺟亲⼀般的爱,给了他⼀个美好的童年。
许家印上的⼩学条件很艰苦,⼩学就是在没有窗⼾的茅草房中读完的。六年⾥,都蹲在⼀个泥台⼦上听课并完成作业。⾼中住校时睡的是⼤通铺,每⼈墙上挂个⽵筐,⾥⾯⼀年四季都是窝头。但许家印的学成绩算是拔尖的,而且许家印不是那种埋头死读书的⼈。从⼩就表现出领导魄⼒了,他⼩时候是个孩⼦王,会组织⼩伙伴们⼀起嬉戏玩耍,⽐⽅带领⼤家站队等等。
16岁的时候,许家印萌⽣了做⽣意的想法。于是就和他的堂哥⼀起去贩卖苹果。⼀⻋苹果卖下来,他居然赚了⼗⼏块钱。在那个年代,⼗⼏块可不是个⼩数字。卖苹果赚了钱的许家印,⼼想做⽣意很简单的嘛,就想去做更⼤⼀点的。他就去倒卖⽯灰,结果在⼀个坡道上他推着的⽯灰板⻋撞到了⼀个⼤⽯头,⼈被撞翻了,板⻋被撞坏了,⽯灰也被洒了,他做⽣意的⼀腔热⾎做浇灭了。
18岁的时候,又想起来先学习⼀下开拖拉机,然后再去城⾥。但是村⾥想学拖拉机的⼈多得很,⼤家都排队等着呢。许家印情商⼀动,请村⻓和村委喝了顿酒,于是村⾥就让他跟着师傅学开拖拉机了。学会开拖拉机后,许家印就想着去城⾥发展了。他邻居的舅舅在城⾥的公安局⼯作,于是他虔诚地写了⼀封信给这个舅舅,想谋求⼀份在城⾥的开拖拉机的⼯作,可惜⼀直没有得到回信。于是,不得不⽼⽼实实地待在农村,⼲过掏⼤粪的⼯作,也⼲过⼤队治保员。
1977年的⾼考恢复,让许家印欣喜若狂。但第⼀次⾼考,报考的志愿是清华⼤学,最后落榜了,也落得个“许清华”的绰号。⼜复习了⼀年后,超⻓发挥,考了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报考了武汉钢铁学院,学的是⾦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四年⾥,他担任班⾥的卫⽣委员。
1982年,许家印⼤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来到舞阳钢⼚,就得到了重⽤,⼀开始就是⻋间主任助理。作为⼯⼚为数不多的⼤学⽣,⻋间主任让他做的第⼀个⼯作是尽快建⽴起⻋间的⼯艺技术规程。许家印制定了两百多条⽣产管理条例,其中还搞了⼀个很唬人的150度考核法。到舞钢⼀年后,被提拔为⻋间副主任。也是在这⼀年,许家印和同事丁⽟梅结婚,并很快⽣下第⼀个孩⼦。进⼊钢⼚的第三年,许家印从⻋间副主任升到了主任。三年时间从⼀个⼤学⽣变成了⼀个⻋间主任,升职之快,让⼈惊叹。做到⻋间主任后,兴许是前⾯太顺,他后⾯这七年没有升职,还是⻋间主任。在舞钢的第⼗年,1992年,许家印离开了舞钢。
带着2万块钱,和⼀份30多⻚的简历,离开了舞钢,来到了深圳。半个多⽉过去,许家印还是没找着⼯作。在朋友的建议下,把30多⻚的⻓篇⼤论精简⼀下,最终剩下2⻚,悻悻地投了出去。果然有⽤,立马有3家公司愿意录⽤许家印。权衡再三后,选择⼊职了⼀家叫中达的贸易公司,⽉薪500元。
许家印在中达做起了业务员,利⽤朋友拉关系给公司拉来了⼀单10万元的⽣意。中达⽼板觉得这⼩⼦可以,就给他升成了办公室主任。坐上办公室主任后,许家印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就给⾃⼰的⽼板提意⻅,希望能和他的⽼东家舞阳钢⼚做更加紧密的⽣意。经过一顿忽悠,中达就成⽴了⼀家叫全达的⼦公司,让许家印出任总经理。许家印⼜是办公室主任,⼜是⼦公司的经理,捣腾几圈下来,奈何分⾝乏术,⼦公司没什么起⾊。⼀年后,中达⽼板看⼦公司发展很⼀般,就给解散了。
1994年,中达集团准备去⼴州搞房地产,最终决定派许家印去⼴州组建⼴州鹏达实业有限公司。于是,许家印开启了他⼈⽣的新篇章,他担任鹏达实业的总经理,开始接⼿了⼀个叫珠岛花园的项⽬,第⼀笔资⾦1500万,全部都是中达转过来的。,据说这个钱也是公司的。搞房地产给公司赚了很多钱,来到⼴州后,仅仅两年时间,鹏达实业就从1500万滚动到了2个亿。
到1996年的时候,许家印的⼯资是3000元,已经是许家印刚⼊职中达时的6倍了。但相比于自己的贡献,许总觉得⾃⼰还待在中达憋屈了。于是当年,许家印从中达离职,⾃⼰创业。
1996年,许家印收购了⼴州天帝实业开发有限公司,1997年3⽉更名为恒⼤实业。许家印1992年下海,到1996年是五年的时间,即便他每个⽉薪资都是3000,不吃不喝5年也才攒18万,加上他之前的2万,最多总共也才20万。所以,不可能是他直接去收购⼴州天帝实业的。那么,许家印是怎么收购⼴州天帝的呢?
维基百科上发现,在1996年4⽉,许家印创建了皮包公司⼴州凯隆公司,⽽当时许家印去⼴州当总经理的鹏达实业⼜联合深圳千盈公司合作创建了⼴州天帝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之后许家印觉得⾃⼰薪资太低就去和中达⽼板谈涨薪,没谈成功,其中可能中达⽼板觉得许家印⾟⾟苦苦在中达⼲了5年也没得到啥,就让⼴州鹏达公司退出了⼴州天帝公司,然后把鹏达持有的40%的股权转让给了许家印的⼴州凯隆公司。因为当时这些新成⽴的地产公司就是个壳⼦,也不值钱,转给许家印就当是个⼈情了。
恒⼤的第⼀个项⽬,位于⼴州⼯业⼤道。这块地是原⼴州农药⼚的,那边当时确实污染严重。也因为如此,价格才便宜低廉很多。⾸期地块4.7万平⽅⽶,⾸付500万元。
你可能会想着许家印还是真的猛啊,⼀开始创业就能收购⼀家公司,并且能拿出500万的资⾦来。并不!许家印没有那么多钱,他使出了⾃⼰的传统技能,⼈情世故。他千⽅百计地延迟了付款⽇期,期间他⼜游⾛于各⼤银⾏,凭借三⼨不烂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轻轻松松地就拿600万的。有了资⾦后,⾦碧花园⼀期启动了。1997年8⽉8⽇,⾦碧花园⼩区公开发售,⾸期323套房半天就卖光光,⼀下⼦回笼资⾦⼋千多万。
叮叮叮,当当当,盖盖盖。许家印创造了“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当年竣⼯、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住、当年收益”的奇迹。
当然了,好赚也不是每个⼈都能赚的,1999年的⼴州就有1600多家房地产⾏业,恒⼤已经在那经营了2年多了,也才勉强挤进10强。
千禧年后,恒大开挂。2000年,恒⼤在⼴州房地产企业排名中跃升⾄第6位。2003年,恒⼤被评为⼴东房地产企业竞争⼒第1名。2004年,恒⼤⾸度跻⾝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从2003年开始,恒⼤就把眼光放到了全国,开始准备进军天津、重庆、沈阳、武汉、成都、南京等房地产⾏业。2006年,许家印准备谋划恒⼤上市,⼀年半以后,2008年3⽉,恒⼤对外宣布了拟上市的消息。
于是,许家印更加疯狂,他疯狂在全国拿地,并且⼿⾥在建的项⽬有33个之多,恒⼤当时的资⾦缺⼝⼀度达到了120亿元以上。加上2008年的次贷危机,恒⼤谈妥的基⾦纷纷撤回了投资计划,恒⼤不得不暂停上市。
许家印遇到了危机,恒⼤遇到了危机。那段时间,许家印每周都要去搞⼈情世故,每周都要专程去和⾹港巨富郑裕彤和他的⼉⼦郑家纯打牌,并且还认识了刘銮雄、杨受成等⾹港有钱⼈。打通关系后,2008年6⽉,郑裕彤联⼿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和美林银⾏等投资机构,总共斥资5.06亿美元⼊股恒⼤。郑裕彤通过旗下周⼤福以1.5亿美元买⼊恒⼤3.9%的股份,成为这轮私募中的领头⽺。
郑裕彤的帮助,使得恒⼤负债率降到了65%,许家印也缓了⼀⼝⽓。到2008年年底的时候,恒⼤销售收⼊达到118亿元,涉险过关。2009年11⽉5⽇,恒⼤地产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当天股价⼤涨34%,郑裕彤联⼿国际资本投⼊的5.06亿美元,收获了6.6亿美元的利润。恒⼤当天收盘当天收盘市值⾼达705亿港元。
2009年,恒⼤开始涉⾜体育,⼀开始就花费巨额资⾦创建了恒⼤⼥排。2010年,许家印宣布1亿元接⼿⼴州⾜球,后改名恒⼤⾜球,又花500万年薪引进主教练李章洙,⼜花费上千万引进国脚郜林和郑智,后来更是⼤⼿笔引进外援穆⾥奇、孔卡,并且以1800万欧元年薪的天价引进传奇教练⾥⽪。2010年,恒⼤向⾜球砸了1.7亿元。2011年,恒⼤⼜向⾜球砸了5.3亿元。
除了搞⾜球排球以外,平时许家印还经常请明星来为恒⼤站台,曾经为恒⼤站台捧场过的明星,有成⻰、黎明、甄⼦丹、葛优、任贤⻬、汪涵、范冰冰、熊黛林、李冰冰、周迅、容祖⼉、刘亦菲、郑欣宜、谢霆锋,等等。搞排球,搞⾜球,出⼊⼈⺠⼤会堂,平时请明星讲排场,许家印仿佛成了⼀个⼩皇帝。
2010年,恒⼤搞了⼀个恒⼤⽂化产业集团,光注册费就⾼达8.5亿,迈着外⼋字不可⼀世的进军娱乐⾏业,还请来了⾼晓松当⾳乐总监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2013年9⽉,恒⼤矿泉⽔集团成⽴。2014年,恒⼤宣布900亿元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2015年,恒⼤在天津搞了⼀个恒⼤原⾠医学美容医院。随后,恒⼤集团⼜搞出了恒⼤乳业集团、恒⼤畜牧集团、恒⼤粮油集团。恒⼤还搞了汽⻋,还搞了互联⽹,还搞了⾦融。2016年,恒⼤进⼊世界500强。2020年排⾏第152位。
步⼦⼤了,容易扯着蛋。2021年9⽉时,⽋债3000多亿美元,⼤致相当于2020年中国国内⽣产总值的2%。2021年恒大暴雷之后,恒大的供应商、投资人们悉数破产或元气大伤,比如张近东的苏宁,之前号称是南京之子,能跟淘宝京东掰掰手腕的头部电商,现在连基本的公司运营都难以维持。再比如南通的建筑铁军,盖的了迪拜塔、东方明珠,防不住恒大的背刺,几十年的光荣历史,终止在2021年。
记得许家印是暴雷以来,第一次称为被执行人吧?看来这家和信恒聚(深圳)投资控股足够牛逼,毕竟别的起诉基本都不予立案的,要不许皮带能到现在才成为被执行人?
许老板以身示例,再一次告诉我们,只要你欠的够多,你就可以是爷。39亿的资产可以20000亿,一路畅通无阻。中间藏了无数个大瓜,可以写无数本爆款。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许家印老板终于做好准备,“不得不”认领“被执行人”这个头衔了。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不过是限制高消而已。有啥难解决的。
其实,你们看看苏宁张家父子,儿子还在国米当主席,银行的到期,他就赖账。结果还有一帮球迷捧他。
许老板最大的问题是没跑掉。试想下,如果说,许老板跑路了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然后他儿子买了曼联当主席。这就有趣了。
其实,这就是个笑话,拿什么执行,我们的有钱人,上到公司注册地,下到子女,住宅,资产,有哪几个没在国外的,恒大现在就剩土地值点钱了,但卖地国家也不允许的,大规模卖地土地价格暴跌谁也承受不起。
更气人的是,这起仲裁案中发起对许家印的被执行申请,其实理由有点勉强:恒大是一家股份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它的法定代表人并不是许家印(恒大物业的董事长与法人代表为赵长龙,总经理兼法人代表为柯鹏,两人都被多次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按照《民法通则》,许家印并不用对恒大集团的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债务承担直接民事责任。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许家印对恒大的掏空行为,但至少明面上,把许家印列为偿债对象依然值得商榷,这可能影响本次仲裁结果的实际执行效果。
此次仲裁事件的诉讼发起人和信横聚,原来的名字叫做“中信聚恒”,它的背后闪烁着中信信托的影子。说白了就是中信信托的专业子(bai)公(shou)司(tao)。而银川聚信信和则更加有意思,它的股东不但包括中信聚信,还包括亲自下场中信信托。
几番神操作,几番高人指点,以战投方式为恒大提供“银弹”的资本运作,满怀信心想从恒大那撕扯下几块大肥肉。
中信信托是有后路的,反正钱是委托人的。如果战投失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基金托管人完全可以轻描淡写地解释:投资有风险,这次运气不好,下次再努力嘛。
这就到了愿赌服输的退出环节,但后面的事情发生了令人遗憾的变化。简单说来,被资金压力逼急了的恒大,已经擅自把这笔钱用于偿还此前发行的永续债,根本无力进行事先的各种合约上写的承诺。许老板很光棍地表示,“要钱没有,要股票可以商量!要不,请大家再拉兄弟一把?”
战投方当场表示很尬:投资圈里风云诡谲,但这么强行玩“债转股”、赤裸裸地耍流氓的,还真是头一遭。但反过来说,中国新首富已经完全不讲商业道德了,投资人又怎么可能道德绑架他呢?
要钱没有,要股票吗?不敢要。许家印的一番骚操作尽显枭雄本色,“吃人不吐骨头”。而且恒大迫不及待地想黑下战投资金,显示出“宇宙第一大房企”的现金流已经出现问题,谁知道恒大还有没有光明的未来?
可不答应吧,许家印表示债务我认了,但恒大没钱,能不能挺过去看造化吧。一旦“宇宙恒”顶唔住,战投的钱基本就等着打水漂咯。
如果说中国传统故事中,多智而近妖的谋士们习惯于给出上中下三策让主公们挑选,那么在恒大“战投转股权”的闹剧中,许家印简单直白地扔出了两颗大力丸,其中一个是慢性中毒,一个是当场速死。
严格说来,股东总归有解套的希望,炒房勉强得到可居住的房子,泡成老公好歹也算是修成正果。与“战投投成股东”相比,这都算得了什么?!
例如,间接参与战投的信托公司究竟是担任了何种角色?2023年1月,中国人寿保险的董事长王滨落马,交代出来的情况中,就包括违规造假为恒大融资,从中收取许家印一套香港豪宅作为中介费的犯罪事实——这一次,我们希望信托公司只是无辜的被害者。
再例如,参与战投的山东高速又是如何虎口脱险的?与倒霉的中信聚恒类似,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港股代码“412”的山东高速曾作为第三轮战投伙伴,一口气给恒大投了200亿。当恒大上市失败后,强势的山高集团坚决不肯签字。但神奇的是,在恒大上市失败一个月之内,山东高速居然作价250亿,火速把所持恒大股份转让给了深圳人才安居集团。请问,成立于2016年、主打保障性住房的后者,为什么要溢价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做一个纯纯的接盘侠?
再再例如,本轮仲裁案凸显出集中管辖制度的问题。中信聚恒硬刚恒大集团,契机是深圳国际仲裁院的执行通知,只不过由于恒大被广发银行起诉后,干脆申请了广州中院的集中管辖,甚至把总部迁回了广州。巧合的是,中信聚恒的大股东中信集团,大本营恰好就在深圳…我国企业的司法纠纷,什么时候能够跳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怪圈啊?
也许对许家印而言,恒大“搂草打兔子”搬地以低廉成本融资千亿,也算是意外的惊喜吧。可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这绝对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黑暗一幕:
而吊诡的是,此事一出,各类财经媒体以大量篇幅怒斥恒大的“非国民行径”,但风险投资圈内众人却欲言又止,很少有人公开怒斥许老板“坏了VC圈的规矩”。
许家印的伎俩,连圈外的看客都急眼了,可场上的选手却始终表现得很沉着。这又是怎样的黑色幽默?当然,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圣药。
反正,几年之后,又有几个人记得恒大发生的战投糗事呢。只可惜,当投资精英们满血复活,意气风发地发出“人在纽约,刚下灰机”的朋友圈时,出身草莽的许家印则以事实表明:不管你们投资是怎么做的,但在玩弄人心这方面,在座各位还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有说唱到: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堪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